上海沪剧院原创剧目《苏河十八湾》昨上演。 (上海沪剧院供图)
水塑造着一个城市的气质,静静流淌的苏州河,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成长,见证着上海年复一年的发展。母亲河的蜕变,亦是这座城市的新传奇。昨晚,上海沪剧院精心打磨的原创剧目《苏河十八湾》在宛平剧院上演,该剧通过聚焦苏州河沿岸“成片旧改”题材,用历史沿革中的小人物、小视角反映大城市、大变迁,反映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时代风采。
“苏州河的治理是上海的大工程,上海的剧种自己来讲述,很是契合。”在剧中友情出演的当代沪剧表演艺术家孙徐春表示。苏州河的故事资源丰富,经主创团队历时两年多的深入研讨和打磨,《苏河十八湾》将故事置于苏州河治理贯通这一时代背景下,以提升市民生活与生态品质为切入点,讲述“苏河办”干部苏云等几代人舍小家为大家,投身苏河治理的感人故事。主角苏云一家三代生活在苏州河畔,与苏州河血脉相连。为改变苏州河旧貌,苏云大学毕业伊始便投入治河大业,甘于清贫寂寞,半生倾情苏河治理。经过几代人近30年的奋斗,苏州河再现水清岸绿的美好画面。
“干练,有决断力。”沪剧名家吉燕萍在剧中饰演中年苏云,此时的苏云已经是“苏河办”的副主任。70后的吉燕萍从小成长在苏州河畔,对苏州河的治理成效感同身受。“苏云与我从前饰演的大家闺秀角色非常不一样,她贴近当下的生活。她有着普通人会面对的家庭困难,但依旧怀揣着理想的赤诚。”吉燕萍表示。从家长里短到时代变迁,从个人奋斗到城市崛起,剧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情节都细腻展现建设者的坚韧身影,彰显出上海城市精神的内核,让观众在细微处见真章,于平凡中感伟大。
“可以说,这是一段‘苏州河之恋’。”《苏河十八湾》导演舒悦对记者表示,从接手作品开始,舒悦就决定,不把它排成一部治理苏州河的‘纪录片’”,而是通过个体的视角,展现苏州河环境对于老百姓生活的改变与影响。在艺术呈现上,舒悦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将苏州河建设的宏大叙事融入苏云及其周边人物的生活百态之中。
如何让沪剧守住传统文化根脉的同时,实现创新现代表达,成为下一部精品?舒悦认为,沪剧以抒情见长,载歌载舞,兼具写意与写实。在《苏河十八湾》的创作中,从剧本、舞美到表演,整个团队都坚守沪剧艺术本体,以情动人、细腻刻画人物,秉持写实性戏剧观。“剧中有苏云一家的亲情,有她个人的情感经历,最重要的是,她身上有着上海人对于苏州河的爱恋。”
讲老百姓的故事,《苏河十八湾》的唱腔与唱词宛如苏州河水,缓缓流淌,朗朗上口。《苏河十八湾》在集合沪剧几大流派的同时,依据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形象。作品尾声,苏云一段回眸前半生的核心唱腔掀起演出的高潮:散板作引、反阴阳的曲调抒情委婉地表达她对丈夫的感激,再接一字板层层递进情感,演员唱得过瘾,戏迷也听得过瘾。为贴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音乐创作中融入了都市感与时代性元素,主题曲包含电子、流行、现代打击乐等,更利用管弦乐烘托渲染,描绘出苏州河对于这座城和城中人的深远意义。记者 王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