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调查显示,约三成90后大学毕业生表示不愿做房奴,而更希望提高生活质量,90后或成为"不买房一代"。有评论认为,"拒做房奴"是对人生价值和成功标准的重新界定,跳出"买房"的传统思维将焕发社会的活力。"不买房的一代"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理性思索,能为更高的理想挑战传统价值,令人艳羡。但是,这份"理想"背后或许也隐藏着对现实的些许无奈。
有思想·有趣味·有文化·有情操
近日,有调查显示,约三成90后大学毕业生表示不愿做房奴,而更希望提高生活质量,90后或成为"不买房一代"。有评论认为,"拒做房奴"是对人生价值和成功标准的重新界定,跳出"买房"的传统思维将焕发社会的活力。"不买房的一代"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理性思索,能为更高的理想挑战传统价值,令人艳羡。但是,这份"理想"背后或许也隐藏着对现实的些许无奈。
谈及"买房",任志强近日在微博称:"买房是行为,置业是实质。从无产到有产的飞跃。"但对于中国人而言,买房的蕴含早就远远超越经济的范畴,而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浓重的"祖屋情节"、"居所观念"融为一体,使"买房"作为一种象征,辐射人生的方方面面。"买房"不仅表示居有定所,还意味着婚姻、家庭与安定。"买房"标志成家立业的伊始,"买房"又是家业有成的象征。在某些时刻,"买房"甚至上升为一种伦理道德的高度,意味着进取、仁孝、扎实,反之则为叛逆,或曰"不靠谱"。
然而,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买房"的价值取向更多源于一种外在的规定。长辈和社会似乎有天然的权利对年轻人提出买房的要求,面对经济的压力,70后、80后更多选择咬牙承担起他人的这份期盼,并将之视为理应肩负的"责任"。在当下社会,拥有房产绝非幸福的唯一通道,可以说,很多人超越经济能力的购房行为,并非生活方式的选择,而是对传统价值的顺从。
从这个意义来讲,强调个人价值的90后一族提出"不买房",的确具有理性与理想主义的精神。90后给出的理由是不愿降低生活质量,确实,省吃俭用踏实居住与吃香喝辣偶尔搬家,无非是两种不坏的生活选择,正如追求一世安稳与一时潇洒并无优劣之分。然而在传统文化与社会标准的双重注视中,选择后者是需要勇气与智慧的。"不买房"的钱可以用于投资,它挑战的是中国人求稳避冒的习惯;"不买房"可以更惬意地消费,年轻人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而非盲从于习俗,总是值得鼓励;"不买房"是不愿做"房奴",这何尝不是一种理性消费的体现;"不买房"是不想被物质委屈了爱情,这是一种美丽的理想,也是时代所缺乏的纯粹。
当然,在如今社会放弃买房是否明智,从投资的角度还有待商榷。然而,90后一代"拒做房奴"所体现出的独立思考意识,挑战传统、遵循内心的勇气,以及对于未来理想化的乐观精神,可以让我们对于即将登上时代主流的"活力一代"报以更多的希望。
尽管许多年轻人"不买房"确是出于理想,然而更多90后发出如此豪言的背后,却也隐藏着各自的无奈。说到底,谁不愿安安稳稳置业成家?何况如今,有车有房早已成为衡量成功、谈婚论嫁的重要标志,若说真的买房无用,恐怕难逃"酸葡萄"之嫌。
90后的"不买房理念",很多时候无非是对于"买不起房"的自我安慰和自欺欺人。把"买不起"说成"不想买",把"望洋兴叹"比作"志向高远",同样的结果,不同的解释,既保全了面子,又以戏谑的姿态调侃了现实,何乐而不为?与其凄凄苦苦抱怨房价高,于人添烦于己添堵,不如将"不买房"化为一种境界,一种时代的符号,在群体性的选择中淡化自我的失落和不甘。
若说"自我欺骗"终归是看到了现实,一部分放话"不买房"的年轻人或许还停留在"自我逃避"的阶段。对很多家庭而言,买房是父母的"任务",作为90后的"孩子"无需费心为现实烦恼,等几年后坐享其成即可?;褂行矶?0后尚在校园的象牙塔中,买房意味的压力、工作赚钱的艰辛、婚恋家庭的责任对他们而言还只是模糊的概念。未来对于他们只是一种乐观的想象,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是生活的常态,小两口租房是一种偶像剧式的浪漫。家庭的呵护、校园的?;ぁ⒆晕业奶颖埽煤芏?0后年轻人暂时逃避了成长的烦恼,不知当他们步入社会直面现实,是否还能潇洒地吼一声"老子不买房"。
无论"不买房的90后"是真的追求理想生活模式,还是被现实打懵了头,他们都无疑见证了70、80后们"房奴生涯"的艰辛不易,从而决心改变。与其说"不买房"是许多90后的理想,不如说是他们作出的一种无奈的尝试,也是一种勇敢的选择。
本期责编:赵怡然
新华网社交网络中心出品
原创文字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