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0日
从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再到多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具体“禁令”,几乎涵盖了公务员们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一些分属各系统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坦言“为官不易”,在失去隐性收入后,一些人甚至考虑离职转型。公务员的种种“怨念”该如何看?
从公务员流露出的这些想法,可以看出八项规定的执行力度和效果来看是相当不错的。自从中央出台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以来,加强了对官员的贪腐监督和工作作风的务实管理,随之而来的,公务车、公务宴,公务消费等方面的管理在加强,各种官员的腐败事件被一一揭开、查处,对为官者的职责监管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严格阶段。这些来自高层的推动和监督,对于很多官员来讲,日子过得没有以前那样舒服了,这次整风新政确实搅动了官场风气。
网民@刘耘博士在微博中发帖说:”晚上当地企业家接待北京的一位朋友,请我作陪。席间聊起八项规定,企业家七嘴八舌说:现在官员也受罪,给红包不敢要,麻将不敢打,洗脚桑拿象是做贼似的,提心吊胆。吃饭只肯到私人会所,还要观察地形,地方隐蔽,周围没有可疑的人才敢进,搞得像做地下工作似的,还真有点官不聊生了?!?/p>
事无巨细的禁令将权力牢牢锁在笼子里,“官不聊生”的背后是吏治的巨大进步。在矛盾凸显和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官民矛盾突出,而“治国必先治吏”。只有官员有了?;?,群众才能增强幸福感、安全感,社会才能稳定。
从某种程度上说,“官不聊生”是一种回归,是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优势,让官员回归人民公仆的本来意义。“官不聊生”总有人接替,“民不聊生”谁来接替,中国可能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官不聊生”不是说要把当官的弄得缺衣少食,饥寒交迫,而是说为官者一方面要殚精竭虑地为公众服务,无疑会筋骨劳顿、心态???;同时还得面对百姓、媒体和法律的监督,自然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这些才应该是理想社会的常态。
人们往往一提到公务员,人们往往会将他们等同于官员,当然也就联想到特权、灰色收入、隐性福利、利益勾兑、执法犯法和贪污腐败,这对无权无势遵纪守法的普通公务员是不公平的。公务员并不等同于官员,让大部分守法的公务员为一部分不法官员“背黑锅”,这是一种“连坐”,也不公平。
其实,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真正在基层的公务员绝大多数是真心拥护的,毕竟有腐败能力的公务员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公务员是没有腐败机会的,无权无势的公务员占了公务员的绝大多数。我国公务员并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分别,大部分公务员都是事务型的,他们主要依靠工薪过生活,因此对他们来讲,公务员与其它职业并没有什么不同。
有网友总结了基层公务员因“八项规定”而受益的诸多地方:对的“八项规定”出台后,不但参会次数大大减少,“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已经成为主流会风,会前会后也取消了不少聚餐,使得不少基层公务员从“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中解脱?!鞍讼罟娑ā被勾蟠笱顾趿嗣挥惺敌У谋碚闷辣然疃愎裨本涂梢蕴诔龈嗟氖奔淙プ鲎约旱谋局肮ぷ?,中纪委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规定出台后,也让不少基层公务员从人情负担中解脱出来。
随着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纷纷出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公车改革、养老和医疗逐步并轨等。所有这些,都让公务员这个职业开始失去既往的吸引力,其实这些改革只会终结那些靠着审批权力官员的好日子,普通公务员不会受到什么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并不掌握权力,反而减轻了“背黑锅”的程度。我们没有必要对公务员们的“牢骚”大惊小怪,当这种 “牢骚”增多时,反而说明权力的运行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一个公务员认为收不到礼品,吃不到白饭,得不到隐形收入,有违规违纪便被查被免,就认为公务员不好当。这样的公务员队伍怎么能担负起深化改革的重任?公务员,是国家的中坚,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深化改革和反腐倡廉对他们来说,是分内之事,更是律己之事。
同其他行业相比,在中国当公务员依旧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公务员突然过起了苦日子,不仅社会上感觉一下子不适应,公务员群体也会多少感觉不适应,很多依旧人持有一种“考上公务员就幸福了”的心态,很多人即使嘴上抱怨也很难下得了离开的决心。其实一旦“苦”上一段时间,不适应也就适应了,公务员不好当了,改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