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傲慢》一书中,记者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指出,中国人有理由显得“傲慢”。中国如今是钢铁、水泥、水稻、电视机、电脑和风能方面的第一生产大国。在近五年中,中国将其生产规模扩大了一倍。它的一个实验室在2010年底研制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实际上,它不仅在纺织和玩具领域领先于发达国家,而且在高科技,如航空、空间、高铁、电动车等领域也同样如此。
如今,昔日的竞争者成了征服者。中国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向非洲和拉美国家提出签订一些“双赢”协议,如建设大型基础设施,以此为代价设法进入其市场和购买其原料。就这样,中国成为巴西的头号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国外投资者。最终,胆量过人的中国公司通过收购西方同行的企业(如IBM个人电脑业务、沃尔沃汽车等)取得了开拓海外市场的骄人成绩。 …[详细]
|
人们不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加以指责。从同样的事实出发,《中国的傲慢》与《中国的霸权企图》两本书的观点却大相径庭。记者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的著作向北京指出了一些机会,也就中国的脆弱性发出警示。安托万·布吕内和让-保罗·吉夏尔的著作虽然过分倾向于“阴谋论”,但它还是对中国的实力作了完整和连贯的描述。无论如何,这两本书是有现实教益的。 …[详细] |
在国内,通过大力增长、尤其是国内市场的增长达到“和谐”,这意味着确保原材料的安全供应、继续推行或许包括政治领域的改革以及寻求更持续、更具有社会保障的经济增长。在地区.承担亚洲领导者的责任并为此发展军事能力以确保地区安全。
…[详细]
|
在国际上,中国逐步参与全球管理和发挥文化作用,这符合其自身利益和多极平衡,并且因此得到承认。面对这种战略,错误的回应就是恐惧。因此,伊兹拉莱维奇关于 “保持清醒”的呼吁是有益的。
关于这个21世纪初的中国问题,法国式的最佳回应应该围绕3个重点:尊重——尊重国家及其文化;互动——相互尊重和相互交流;调整——调整有关全球的平衡。
尽管中国崛起对西方世界来说是痛苦的,但它现在比其他任何情况更可??!
…[详细]
|
在中国努力崛起为现代经济体的过程中,西方对中国又敬又怕,但这不应成为中国遭遇的另一个不必要问题。相反,我们难道不应为中国的持续快速增长欢呼吗?毕竟,中国的发展不仅意味着许多中国人能过上他们父辈梦寐以求的生活,而且也会释放一种创造力,一种将改变我们所有人生活的创造力。 …[详细] |
中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这不是克林顿政府曾用来描述美国的称呼吗?当时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解释美国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时说:“我们站得高,能看到更远的将来?!比欢?,美国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未来看得并不远。相反,中国正在充分利用“五年计划”的经验制定出走向未来的路线。北京想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正处在“重新引领”全球市场的过程中。 …[详细] |
|
|
//forum.home.news.cn/vote_dc_world.jsp?voteid=88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