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爸妈去深圳后,每次回家我都很感慨,好像一切都失去了秩序。家里堆满了工具、脏衣服、乱七八糟的书籍;冰箱里饭菜都已发霉,死在碗柜下面的老鼠还等人将它埋葬……”这是贵州一名留守儿童写的日记。
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在一些地方被称为“三留人员”,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力度的加大,对他们的物质帮扶措施逐步落实落细,与此同时,这一群体由于精神空虚导致的各类问题也不容忽视。当理想与现实碰撞,如何让他们避免撞上心理“暗礁”,让农村葆有昂扬的精气神,值得各方探讨。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以前用来形容农村空巢老人的。如今,在不少村民家里,没有电视机可以,没有无线网络不行。
“三留人员”通常有大把时间可以消磨,当一些正能量文化不能占领时,“亚文化”就会悄然生起。
“亚文化”侵蚀农村“三留人员”
记者采访一个贫困户时,屋里有一老一小。老人72岁,坐在炕头上,正闭目听戏,手机里播放着地方戏,但仔细一听,却是一些带“黄色”的戏曲段子。小孩5岁,捧着手机在玩?;饭思依?没有大件家用电器,屋内柜子上的无线路由器指示灯不停闪烁,十分显眼。老人说,网络是特意让儿子给装的,一年几百元的上网费用,能承受得起,也愿意掏。
一位在东北参与扶贫工作多年的基层干部说,许多留守妇女由于精神空虚,很容易被不正规的宗教团体甚至邪教团伙拉拢、洗脑。
在四川广安华蓥市,彭某某等人多次到农村传“福音”讲“见证”,告诉村民只要信“三赎基督”,生病不用吃药自然就好,拉拢加入“三赎基督”邪教组织,传教人数40余人,多为留守妇女、老人。
在四川洪雅县,一名假“道士”李某以封建迷信为幌子,称被害人“命中犯凶”“克夫”,作法可以消灾解难,欺骗多名留守妇女与其发生性关系。
一位基层干部表示,农村文化生活贫瘠,留守人员精神空虚是普遍现象,这让其更容易被邪教蛊惑。
某地审理的一个案件,被告人专门针对留守老人、妇女开设赌场,每次押注有的1元、2元,有的更高一些,一般有5到7人参赌,最多时有20多人,被告收取一定费用。
“孤独寂寞冷”有谁知
“三留人员”没有“羡慕嫉妒恨”,唯有“孤独寂寞冷”。留守老人渴望儿孙膝前绕,留守妇女盼望丈夫把家还,留守儿童期待父爱母疼,但现实是,他们所热盼的亲人都在为生活奔忙,很难相聚相守。
不管是发达省份,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三留”现象都很普遍。以浙江为例,截至2017年底,全省农村共有60岁以上老人500多万,多数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8.3万人;还有大量留守妇女。
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人身安全问题值得关注,节假日、放学后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父爱、母爱,平时与家人沟通少,强烈的失落感、自卑感易造成性格孤僻,影响身心健康。
对于留守老人来说,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是一日三餐等日常照料问题。
留守老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了这是最困扰他们的问题。
二是精神空虚问题。
留守老人普遍心理空虚、精神焦虑孤独,渴望情感慰藉、交流和天伦之乐。
三是平时的看病问题。
大多数留守老人既要劳动,又要看护留守孙辈,许多人体力不支、身体较差,而到医院看病往往路途较远,导致有小毛病扛着不治疗。
对于留守妇女来说,一是精神空虚。
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空闲时间主要是看电视、打麻将。心理压力较大,精神负担较重,既担心孩子教育问题,又担心丈夫冷暖,夫妻感情出现危机。
二是缺乏自信。
留守妇女文化底子普遍较薄,很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发展能力较弱,导致自信自强意识较低,自主创业和发展生产的能力较弱。
三是身体不佳。
留守妇女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既要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又要料理琐碎的家务,还要照顾年迈体弱的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不少人身体状况不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心理健康问题细微不易察觉,是大堤上的蚁穴。现代社会暴发的新病症中,许多涉及心理问题,更不用说忧郁症、妄想症、偏执狂、强迫症等典型的心理疾病了。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儿童和青少年时期?!?/strong>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说。
赵国秋曾接诊过一名病人,60多岁,家住浙江省温州市农村,与丈夫离异,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老太太要照顾一个10岁的孙女,还要兼顾农活和家务活。劳累加上孤独寂寞,她总是觉得活着没意思,想自杀。
“儿子带她来医院治疗的时候,她完全接受认知调整,愿意配合吃药??墒腔氐皆吹纳罨肪?精神依然无法解脱,最后还是上吊自杀了?!?/p>
统计数据显示,留守老人因心理疾病和身心并发疾病,自杀率常年居高不下,深深的“无用感”是其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
“觉得自己被淘汰、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弃,原有的对自身‘角色’的感觉受到重创。对这种状况,相关政府部门、组织机构的关注度还很低?!闭怨锼?。
留守妇女的精神空虚、焦虑、自卑等状态也不容小觑。在浙江黄岩茅畲乡的一次采访中,一名40岁左右的留守妇女告诉记者,家里的男性青壮劳力都到外地去打零工了,她一个人要照顾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从早忙到晚,感觉就是个干活机器,没有人帮忙,没有人关心,心里难受的时候也没有人可以说说话。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浙江省台州市某小学对留守儿童的长期调查显示,相较于普通儿童,留守儿童更易表现出情绪消极、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其中82%的留守儿童在问卷中表示自己很孤独;45%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有烦恼不知道向谁倾诉。
专家认为,如果无法正?;竦酶改负腔?孩子很可能会出现情绪障碍,并继而导致行为障碍。负面情绪长期累积、恶性循环,向内可能诱发精神疾病,向外则可能导致冲动性犯罪。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全国法院审结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来自留守家庭的孩子占很大比重。
警惕留守之地成精神贫瘠之地
在扶贫重点地区的留守人员中,精神贫困现象往往更加突出。通常表现为听天由命、消极无为,安于现状、好逸恶劳……
记者在贵州、四川等地一些中学采访调研时,发现出了问题找不到家长的情况十分普遍。
“有的班开家长会,老师比来的家长还多?!?/p>
一位到西部支教的老师说,上课、就寝时间,都有学生在手机上看电影,甚至上黄色网站;有的家长双休日给孩子送吃的,顺便会带来自制的土烟;有的学生拿着打到卡里的资助款去买好手机、请客吃饭、进网吧打游戏……
几乎所有的受访专家均建议,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留守孩子待在父母身边。
“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很难发展出对他人的信任感。不信任人的人,会缺乏安全感,难有幸福可言,不会爱他人、爱世界,乃至爱自己?!?/p>
退休后潜心支教西部的“名校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陈立群说。
与此同时,传统道德失守和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值得关注。四川省大凉山地区一度出现过较为严重的吸贩毒问题,因吸毒感染艾滋病也相伴而生。彝族学者巴切日火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上缘于传统道德失守。
“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了很多年轻人。有个地方抓了一个女毒贩,审讯中她表现出对警察的不屑,甚至很猖狂地问他们一个月挣多少钱?!?/p>
“过去40年,我国物质文明高度发展,而与这个‘物’相匹配的‘德’远远不够?!?/p>
陈立群说,回归乡土传统教育、重建乡土文化是改变农村精神贫瘠现象的关键,由此才能提升自我实现之志、家乡发展之志、民族复兴之志。 (记者 白明山 俞菀 周楠 吴光于)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