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题:天工人巧日争新——“今日之中国”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姜琳
面对风险挑战,办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最有力的应对。
放眼今日之中国,创新发展的热潮方兴未艾。接续换挡的发展动能、迭代成长的科技变革、蓬勃兴旺的创业创新,展现“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十足韧性,尽显“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充沛活力。
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总部,“云轨”列车在运行调试中(2018年11月3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创新中国,释放发展的源源动力
“每次来到中国,这个国家总以创造力和企业家精神让我备受鼓舞?!北β砑哦鲁た坡掣裨锌厮?,有一次在北京用餐结束时想用信用卡结账,没想到中国同事已经用智能手机付了款。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创新将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科鲁格表示。
不只是科鲁格,今天每一位来中国的客人,仅从“手机支付”“共享单车”“快递外卖”等衣食住行的日常片段,就能深切感受这里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从“东方红”卫星到“天宫”游太空,从国产航母下水到“蛟龙”深海探秘,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中国创新实力持续跃升。
今日中国,已经步入科技创新的快速轨道,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大国。
“日日开花日日新?!钡ヒ越衲?月份作为切口看,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又一颗北斗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新发现证实月幔成分,“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制取得突破……中国科技创新可谓日新月异、硕果累累。
经过多年深耕厚植与艰苦拼搏,中国科技产出实现大幅跨越,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成果,中国创新的活力持续迸发,向着新高度奋力跃升。
今日中国,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创新已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能。
福清核电5号机组工程人员在核岛内的主控室里观看调试数据(2019年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中国不仅在国产大飞机、高速铁路、三代核电、新能源汽车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抢占了制高点,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也得到迅速提升。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论文总数几年前就已经超过美国。
当信息技术与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中等收入群体相结合,由此产生的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兴起之快、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令世界瞩目。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超过3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4.8%。
今日中国,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研发队伍,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在18.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与1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基础上,还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跨国公司。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C919试飞团队一名机务人员引导C919客机101架机驶出机库(2019年1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按照美国专利数据公司的报告,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专利总量下降的情况下,中国是2018年全球唯一一个在美国获得企业技术专利数量增加的国家。中国公司获得超过12500项美国专利,华为、京东方进入全球前20强。
创新发展的中国,活力尽显,后劲充足。这,正是“中国号”巨轮无惧风高浪急的底气所在。
活力中国,谱写“第一动力”乐章
一个月前,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应约而来。
5个月后,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拉开帷幕。目前,企业展招展吸引了超过250家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参加,不少展区“一位难求”。
海纳百川,气象日新。今日之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涌动着活力。
这活力,源于顶层设计的理念制度创新。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7位,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
创新能力的跃升,来自发展理念的指引。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今日之中国,创新已蔚然成风。
参观者在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观看智能手表(2019年5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近2万亿元,投入强度为2.18%,已经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援引专家观点评价说,创业人才加上中国政府的支持等将继续把创新的车轮向东倾斜到中国。
这活力,源于持续增强的企业内生动力。
上交所数据显示,2018年,沪市实体类公司研发投入3900亿元,同比增长21%;中企联数据表明,去年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较2010年增长了1.66倍。数据背后,我国企业对研发创新的重视清晰可见。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在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和经济转型升级潮流下,我国着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作为整体退出钢铁主业的千万吨级钢厂,济钢已“无钢”。通过加快自身的绿色转型,济钢在探索创业孵化、物流运作、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中获得了新生。
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在时代变革中,中国企业更具忧患意识,生存壮大中一个共识更加凝聚: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这活力,源于充分激发的创业创新热情。
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近日闭幕,为期一周的科技嘉年华吸引了超过3.1亿人次参与其中,大众对于科技和创新的热情可见一斑。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近日刊登的文章观察到,受政策激励的影响,中国迎来了创业热潮。每天平均新登记注册的企业数从2013年的6900家增至2018年的1.84万家?!按笾诖匆怠⑼蛑诖葱抡谒茉熘泄⒄剐掠攀??!?/p>
除此之外,中国还拥有9100万科技工作者、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再配合近14亿人的大市场,供需两端的合力正为中国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机遇中国,主动作为迈向新境界
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因创新而变的中国,尤需厚植创新土壤。
在抢抓机遇中释放创新活力——
几天前,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经过近三年的技术攻关,课题团队成功突破高速磁浮系列关键核心技术。
人们在青岛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仪式上参观(2019年5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攻关核心技术、加强原始创新,是决定未来中国创新走向的‘关键之举’?!敝泄蒲г涸撼ぐ状豪袼?。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则迎来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国内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
时移势易,机遇依然在我。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趋势下,我们既面临着差距和挑战,更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唯有只争朝夕、抢抓机遇,才能让历史性交汇期产生同频共振。
在改革中激发创新活力——
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关键是向改革要动力。
四川省选择部分高校试点,赋予科研人员一定比例的职务发明所有权,通过“先确权,后转化”,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河南洛阳轴承研究所占股注册公司快速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累计转让、许可专利及相关技术99件,收入超过1亿元。
国家知识产权局此前发布的典型案例,展现了?;ぶ恫ā⒋俳葱鲁晒纳导?。
在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北京主场活动中,观众参观类人型商用服务机器人表演(2019年5月21日摄)。 新华社发(任超 摄)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建立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创造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面向未来,更要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疏通堵点、疏解痛点、攻克难点,为创新松绑、为创业加油、为创造助力。
在开放中培育创新活力——
参会国家从29个增加到59个,参会世界500强企业从15个增加到39个,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近日举行,全球大数据业界精英会聚贵阳,共商产业发展与合作机遇。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这些年来,中国始终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不仅推动自身进步,更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共赢折射创新之道。中国人民深谙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始终秉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的理念。
“集成电路产业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发展?!惫ば挪扛辈砍ね踔揪?,我国将对内外资一视同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界共同分享中国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
洞察大变局,方成大格局。形势越复杂,定力越可贵。
今日之中国,顺应时代潮流,汇聚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必将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磅礴力量,打造一个活力无限的创新中国。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