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是当前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1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二级巡视员唐社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司长吴宗之,国资委宣传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夏庆丰等就有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口罩产能利用率达110%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复工复产已取得积极进展。”唐社民介绍,目前,从区域来看,广东、江苏、上海等经济大?。ㄊ校┕婺R陨瞎ひ灯笠蹈垂ぢ食?0%;从企业看,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上游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度更快;从行业看,涉及疫情防控相关物资的企业复工复产成效较明显,如近日口罩产能维持100%以上,2月17日产能利用率接近110%。另外,37家重点监测的粮油加工企业已复工36家,有色金属行业重点企业复工率达80%,炼油行业复工率超60%。
针对社会关心的口罩保障问题,唐社民进一步表示,要从供需两方面发力。供给方面,及时协调解决口罩生产企业在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方面问题,力争发挥最大产能,积极协调解决扩能企业口罩机等关键材料和原辅材料供应,保障企业扩能需要;需求方面,大力倡导社会公众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的《社会公众使用口罩解疑问答指南》,科学、按需使用口罩,避免过度使用和不必要消耗。
帮助2600家企业解决缺工10.3万人
为帮助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等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业解决缺工问题,宋鑫介绍,人社部门已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促进重点企业复工达产。
“在保障重点企业用工的同时,人社部也关注劳动者的身体情况。协调卫健、交通等部门,做好体温监测,开通直达专车,指导企业完善各种防疫措施,有效保证了劳动者安全到岗、健康工作。”宋鑫表示,截至目前,已对22个省进行调度,共帮助2600家企业解决缺工10.3万人。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宋鑫表示,人社部正会同有关方面完善就业支持举措,近期组织一系列网络招聘活动,设立毕业生就业专区,增加行业化特色化招聘。通过增加线上办理事项、引导用人单位适当延长招聘时间等方式为求职者提供便利。同时,将重点关注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实施必要的就业促进举措,加大线上岗位投放力度,拓展毕业生择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严格落实企业防控措施
企业复工复产后,如何避免聚集性的疫情风险?“我们重点结合实际,分区域、分行业、分项目推进复工复产。目前,96家中央企业所属2万余户主要生产型子企业的开工率已超过80%?!毕那旆岜硎?,对于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除保障生活基本需求的相关企业外,在疫情有效控制后再稳妥组织复工复产;对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对疫情较轻的其他地区,努力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此外,对涉医涉药等疫情防控企业,组织全面复工复产,对煤电油运、通信、粮油等企业要做到基础保障不间断。分项目推进,对有影响、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加快解决项目面临的困难,确保及时开工建设。
吴宗之也表示,企业要做好返岗员工的健康监测,对符合地方政府疫情防控要求的员工安排上岗。同时要加强工作场所防控管理,加强人员进出登记和流动管理,对公共区域和多数人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时消毒,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员工在不同工区间流动,有条件的企业可错峰上班,并加强对就餐的管理,错峰就餐或分散到办公室、车间、休息室就餐。
扩大中小微企业政策受益面
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影响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稳岗压力加大。对此,中央明确要求,综合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桂桢表示,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人社部已会同财政部出台两项举措,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及疫情严重地区支持力度。
一方面,扩大中小微企业政策受益面,降低政策门槛,放宽申领条件。中小微企业裁员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30人以下企业裁员率不超过20%,均可申领稳岗返还,即企业所缴上年度失业保险费的50%。
另一方面,加大对重点地区倾斜支持力度。允许湖北等重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扩大受益企业范围;还可根据失业保险基金结余情况,对医疗物资、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等物资供应保障企业,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可按照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或者3个月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标准予以返还。实施上述两项举措,将使更多中小微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记者 邱玥)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