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亿万劳动者的节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一线医务人员到各个方面参与防控的人员,从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到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同时,对于此前被疫情阴云笼罩数月之久的人们来说,“劳动”背后所关联的就业问题是令人焦虑的。受疫情影响,一些中小企业难以为继,旅游、航空等行业更是受到全面打击。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有大量从业者面临就业压力。
随着国内疫情的平稳,人们的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在推动复工复产、经济复苏之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夯实劳动者的生存底线,同样不容忽视。因为一个劳动者肩上撑起的可能就是一个家庭,在其自身之外,也决定着无数老弱病残等非工作人群的生存质量。从更大的层面来说,社会治安能否和谐稳定,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能否得到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以高质量实现,同样要看劳动者的生存底线有没有被守住。
用辛勤劳动共克时艰,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我们看到,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一方面各地推出不同额度的消费券以刺激经济使消费环境回暖;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出台多批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稳岗返还政策受益面;针对个人,中央有关部门要求今明两年事业单位空缺岗主招高校毕业生,并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允许部分职业可先上岗再考证等。
用辛勤劳动共克时艰,就需要企业勇于担当,与员工共克时艰。当下的经济环境是危与机共存,一味节流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唯有开源才能重获生机,与其通过裁员减成本,不如与员工携手探寻新路径,共渡难关。
用辛勤劳动共克时艰,还需要个人主动破局,提高自身竞争力。虽然和以往相比当下的就业环境有所恶化,但各行各业都在复苏,求职者们应抓住机会主动破局,尝试先就业再择业,用信心对抗焦虑。对于在职者来说,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和?;馐?,磨练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和兴趣点,做个“斜杠青年”以提高在职场的抗风险能力。
这是一个与危机同行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对于劳动者来说,只要共同努力,拿出信心,直面挑战,就一定能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创造属于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的美好未来。(评论员 杨建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