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9月11日电 题:相隔湖海的坚守
新华社记者林凡诗、胡佳丽
涠洲岛是广西最大的海岛,从北海市区乘船上岛需要一个多小时。几年前,岛上没有一所公立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无法接受规范的学前教育。这一切,在范徽丽到来之后发生了改变。
范徽丽是广西北海市机关幼儿园园长,2013年她到涠洲岛调研,发现岛上不少学龄前儿童光着小脚丫到处跑,有的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孩子们需要一个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狈痘绽霾顺锝ê5河锥暗哪钔?。
海岛上物资匮乏,在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下,范徽丽选择了岛上一座废弃10多年的校舍作为建园场地,带领老师们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把需要的东西一点一点从北海市区搬过去。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残破的校舍改造成了初具规模的幼儿园。
2015年秋季学期,涠洲岛幼儿园建成开园。身兼两园园长的范徽丽更忙碌了,她基本每周都在市里、岛上两头跑,处理幼儿园大小事务,涠洲岛成了范徽丽第二个家。
“开园容易坚守难,随时都有意想不到的困难?!狈痘绽鏊?,岛上经常停水、停电,幼儿园多媒体网络课程常常无法与总园同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范徽丽带领老师们因地制宜开发了适合海岛的课程——“海丫丫365成长行动”?!拔颐前押5罕涑煽翁茫煤⒆用窃谌谌氪笞匀坏墓讨辛私馐澜?,得到启迪?!?/p>
在范徽丽和教师们的努力下,如今涠洲岛幼儿园已步入正轨,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讲卫生、讲文明,变得更自信了,一些学生到岛外参加比赛,还为学校拿回荣誉。这一切,让范徽丽倍感欣慰。
海的对岸有范徽丽牵挂的师生,这是她多年来的守望。在广西中部山区,也有这样一位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用渡船将学生送达知识的彼岸,他就是石兰松。
用铁链拉近渡船,再用竹竿撑离码头,石兰松一气呵成。清晨,在发动机的轰隆声中,一艘搭载2名学生的渡船缓缓驶离简易码头,终点是位于广西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村的刁望教学点。
刁望教学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55岁的石兰松是这里唯一的教师。教学点目前仅有4名低年级学生,他们来自大龙洞村内泽庄、刁望庄。
石兰松是一名从刁望教学点走出去的学生,1985年高中毕业后,他回到这里教书。从一些村子到教学点,走陆路,要翻山越岭;走水路,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大龙湖。为了让学生读书,石兰松砍掉家门口的椿树,雇人造了一艘木船,他划船载学生到教学点,这一划,就是35个春秋。这叶小舟,被他命名为“希望之船”,他先后撑坏了8艘木船。
2010年,在爱心人士资助下,“希望之船”从木船变成铁皮机动船,单次航程用时从半个小时缩短到10分钟,坐船的学生也从最多时的12名变成现在的2名。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越来越多贫困户搬迁出去,许多孩子到城里读书了。
让石兰松骄傲的是,从教学点走出去的孩子,不少上了大学。石兰松盘点道:“随着各大高校陆续开学,内泽庄、刁望庄有七八名在读大学生。”
石兰松的“摆渡”生涯还在继续,“只要还有一名学生,我就继续坚守?!?/p>
无论相隔着海,还是湖,范徽丽和石兰松都坚守着心中的信念,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